Relation 关系
Creation 创造
Determination 决定
Equation 平等
Humiliation 羞辱
Reincarnation 重生
Situation 境遇
Elation 得意
Erosion 侵蚀
Intuition 直觉
Illusion 幻象
Education 学业
Inspiration 灵感
Conclusion 结论
Solution 解答
No substitution 不可替代
Mass confusion 深度困惑
Delusion 错觉
Aspiration 志向
Obligation 义务
Anticipation 预料
Disorientation 迷惘
Complication 复杂化
Concession 让步

《恶童》观后感
"在我这双老眼看来,一直以来实际上是白在保护你。"
在一个叫宝町的城市里,黑和白是两个靠偷窃为生的流浪少年,也是情同手足的好友。白的天性单纯如无脑,天真,爱幻想,一直想帮助黑变善。黑头脑冷静,以城市的主人自居,作恶多端,骄傲自大,连黑帮也不放在眼内,而黑一直以保护白为自己的使命。
后来黑和白受到黑帮雇佣的3名杀手追杀,故事里这3名鸟人是强到变态的地步,根本不算是人类。最后白负重伤几乎死去,而守护在白身边的黑,觉得自己的存在已经没意义了。流浪汉老人告诉黑,一直以来不是黑在保护白,而实际上是白在保护黑。黑决定让警察带走受伤的白,因为他知道凭自己的力量是保护不了白的。而自从白离开他后,黑变得疯疯癫癫了。杀手再次出动,就要拿了黑的命之际,传说中的变态强人鼬出现,救了黑一命...
鼬在救了黑之后,诱导黑希望其能变成自己那样强大。变成鼬那样强大是有条件的,就是要舍弃爱,只相信暴力。黑在被鼬诱导的过程中,内心充斥着白的声音,鼬与白的力量左右着黑。最后黑放弃了强大,选择了爱,回到了白的身边。
个人觉得影片的主题是爱。即使象黑那样的恶童,心中也会有属于爱的一片地方,黑对白的爱。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会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知不觉忽略了爱,我也会。其实有目标并努力达到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追求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爱的重要性。所以我会想,西方家庭教育那么强调目标的实现会不会有问题,尽管这种教育方法很奏效。父母经常告诉孩子(通常是男孩,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男孩天生注定要承担更多责任),"If you wanna achieve something, go for it and you'll make it."这是一种励志的话,我们知道不是真的,如果所有人都想拿第一,最后只有一个人能实现这个目标,因为第一只有一个。也许是那个放弃了最多东西的人。但那样的第一,值得吗?代价会不会太高啊?放弃了爱去实现目标,就象不考虑externality的pure capitalism.我不是反对"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是想说努力的时候也不要忘了爱的存在。
放弃了爱,去全力追求目标的话,和"不择手段"没什么区别,也和机器无什么区别,也许那样做的话可以更快地到达目标,但那样的人已经变得不健全了,就象影片中的鼬,绝对的强大,绝对的无情。换一种说法,爱和人生的很多东西有时候是有冲突的。例如<无间道2>中的陈永仁与倪坤,爱与正义的冲突。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也有,如在发达国家中,人们都趋向于晚婚晚育,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在追求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观,而组织一个家庭或生一个小孩通常意味着他们要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生小孩,很多时候意味着母亲要辞职回家照顾孩子。发达国家的人们把这种事业上的让步看得很重,所以结婚和生孩子对于他们来说,代价很高,也就是经济学家说的机会成本很高。也许这种观念也是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其中一个原因,也许也是发达国家的人们多心理疾病的其中一个原因,也许也是发达国家的孩子早独立的一个原因。可能因为我是在中国长大,我不喜欢他们这种模式。西方的基督教对解决这个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教会很重视爱,他们会向你灌输爱的重要性,他们也会鼓励我们学生谈恋爱,当然他们说的爱的定义很广,但都可以用一个"love"来形容。我去过2次教会性质的聚会,我觉得教会的人都很不错,很友善,只是由于宗教问题对于我来说比较敏感,我不想多去。